城市里,看不見的地下,埋藏著關乎我們城市運行質量的“生命線”——地下管線。然而,這些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線,如果沒有一個“管家”統一管理,很容易發生管線事故。針對這一問題,杭州有了解決辦法。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在杭州市政府網站公布,公開征詢意見。
如果您對這份征求意見稿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登錄“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www.hangzhou.gov.cn)互動平臺參與聽證,時間截止3月25日。
2020年杭州力爭累計建成
地下綜合管廊80公里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說得簡單點,地下綜合管廊就像各種管線的“集體宿舍”。
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什么好處?征求意見稿中提到,這樣可以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
那么,杭州打算怎么做?
根據征求意見稿,杭州分別定下了近期和中遠期目標。
其中,今年要編制完成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明確地下綜合管廊總體布局;推進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40公里;通過試點項目,明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模式。2017年,試點項目中建成地下綜合管廊30公里。
中期,到2020年,力爭累計建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80公里,部分新區、園區、成片開發區域形成環網規模,“馬路拉鏈”逐步減少。
遠期,到2040年,建成地下綜合管廊不低于200公里,城市建成區范圍連片成網,地下綜合管廊發揮規模效應,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水平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建議通過PPP模式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除了確定主要目標,征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9大主要任務,涉及專項規劃編制、建設區域劃定、投融資模式創新、入廊要求等。
比如,在編制專項規劃時,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和規劃期末道路線網布局,合理確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布局、管線入廊種類、斷面形式、平面位置、豎向控制等,并明確近期建設規模和時序。同時,還要重點解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路段與相交非管廊路段、管廊相鄰地塊的接入接出地下管線的設置銜接。
征求意見稿也提出,各類新區、功能區、產業園新建(改、擴建)道路必須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則將結合地鐵建設、棚戶區改造、高壓電力線上改下、地下空間成片開發等,在新建(改、擴建)道路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在建設資金籌集上,征求意見稿建議,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鼓勵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參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